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唐代符节各有什么用途?

摘要唐代符节各有什么用途?符节是国家举办大事时的凭证,在唐代,符节仍由符宝郎掌管。《新唐书·百官二》载遇有国之大事,则颁符作为皇帝命令的凭据,符有左右两半,出右符而藏左符,只有两符吻合,才可行事。发布命

唐代符节各有什么用途?

符节是国家举办大事时的凭证,在唐代,符节仍由符宝郎掌管。《新唐书·百官二》载:遇有国之大事,则颁符作为皇帝命令的凭据,符有左右两半,出右符而藏左符,只有两符吻合,才可行事。发布命令时,除了符之外,还要有皇帝的敕书,两者皆具,手续才算完备。唐代的符节,据《旧唐书·职官二》载,分为以下几种:“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二曰传符,所以给邮驿,通制命。三曰随身鱼符,所以明贵贱,应征召。四曰木契,所以重镇守,慎出纳。五曰旌节,所以委良能,假赏罚。鱼符之制,王畿之内,左三右一。王畿之外,左五右一。

左者在内,右者在外。行用之日,从第一为首,后事须用,以次发之,周而复始。大事兼救书,小事但降符,函封遣使合而行之。”可见不同的符,用途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小事,则不需再颁敕书,只颁下符即可。

至于旌节的用途,主要用于命将出征、镇守或派使者出使,给旌表示有专赏之权,给节表示有专杀之权,即不需请示皇帝就可行使这些权力。

唐代的符,用不同的材质制成,如官员的随身鱼符,太子的用玉制成,亲王的用金,百官则用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俊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