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网络资讯 > 网络资讯

冬夜读书示子聿拼音(你最想给孩子学的古诗古文是什么)

摘要

弟子规,诗经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 1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

3、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

4、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萨卢斯特

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6、最大的危险是无所行动。——肯尼迪

7、最容易犯错误的,是那些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人。——沃维纳格

8、想升高,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必须作鹰,或者作爬行动物。——巴尔扎克

9、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10、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吕坤

11、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朗费罗

12、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13、光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14、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欧·梅雷迪思

15、不言之言,闻于雷鼓。——管仲

(一)y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遗,亡也。从辵,䝿(guì)声。”形声字。本义是丢失。《广韵·脂韵》:“遗,失也。”《六书故·人九》:“遗,行有所亡失也。”比如《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黄帝到赤水以北出游,登上了昆仑山顶,向南方瞭望;在回归的路上,把自己的玄珠(就是“道”)丢失了。

(黄帝像)

又比如《韩非子·难二》:“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齐桓公喝酒喝醉后,丢了帽子,他觉得丢人,三天不去上朝。

本义之外,遗字的用法很多,举常用的说说:

(1)遗漏。比如《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遗漏平民。

(2)遗失或遗漏的东西。比如《诗经·小雅·谷风》:“将安将乐,弃余如遗。”如今生活已安乐,把我丢开全遗忘。

(3)舍弃,遗弃。《易·泰》:“包荒,用冯(píng)河,不遐遗。”有囊括大川的胸怀,可以涉越长河,远方的贤者也无所遗弃。杨万里也有诗《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杨万里像)

(4)遗忘。比如《孝经·孝至》:“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

(5)遗留。比如曹操《蒿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诗《哭严仆射归櫬(chèn,棺材)》:“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也指遗风,就是前代社会遗留下来的风气及作品流传的风格。明代王世贞《艺苑巵(zhī,同“卮”)言》卷四:“卢、骆、王、杨,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初唐四杰的风格,继承了陈、隋华靡的诗风。

(6)剩余,未尽。《广雅·释诂三》:“遗,余也。”比如成语暴露无遗。指某物显现出来,没有剩余。又比如《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徼福于太公、丁公,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犹有先君之适,及遗姑妹妹若而人。”杜预注称:“遗,余也。”君王如果不忘记先君的友好,加恩顾念齐国,对寡人和睦,求福于太公、丁公,光辉照耀敝邑,镇定安抚我们的国家,那么还有先君的嫡女和其余姑姐妹若干人。再比如陆游的名句,《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之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遗,就用这个意思。

(陆游画像)

(7)离开,脱离。《广雅·释诂三》:“遗,离也。”比如《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方才,我看到先生的形体干干巴巴的好像枯树一般,如同隔绝了万物和人群,而站立在孤独无依的地方。

(8)坠,落下。《广雅·释诂二》:“遗,堕也。”比如刘向《九叹·思古》:“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王逸注称:“遗,堕也。言已居于山林,心中愁思,目视眇眇而泣下堕也。”眼泪下落的意思。

(9)废止。比如《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高诱注称:“遗,废。”

(10)排泄。《字汇补·辵部》:“遗,便旋也。”比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司马贞《史记索隐》:“谓数起便也。”指老年廉颇,因为年纪大,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了三次厕所。后来,“一饭三遗矢”发展成为成语,用来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影视剧中的老年廉颇)

也指排泄物(粪便)。比如《天工开物·粹精·攻麦》:“其牛曳磨时用桐殼掩眸,不然则眩晕;其腹系桶以盛遗,不然则秽也。”牛拉磨时,要捂上眼睛,不然会眩晕;肚子下面系桶盛粪便,不然就污秽了(当然,这是无人值守的牛)。

(牛拉磨)

(11)陈迹。《增韵·脂韵》:“遗,陈迹也。”比如:红山文化遗留。

遗还用作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二)wèi。这个读音出自《广韵》。意义有四:

(1)送。《广雅·释诂四》:“遗,送也。”比如《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表然其言,乃以书遗谭。”刘表同意(刘备)的话,于是送信给袁谭。

(2)给与。《广雅·释诂三》:“遗,与也。”《六书故·人九》:“遗,有所留与,因谓之遗。”比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诸葛亮塑像)

(3)加给。《广韵·脂韵》:“遗,加也。”比如《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pí)遗我。”王室差事逼着我,政事全盘加给我。

(4)通“匮”,指匮乏;不足。《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大伙都富余,而唯独我好像匮乏不足。

(三)suí。读音出自《集韵》,通“随”。谦虚,顺从。《集韵·支韵》:“遗,谦以下人也。”《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郑玄笺:“遗,读曰随。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小人对下不谦虚,态度神气耍骄傲。

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而且把“纸上谈兵”这个饱含贬义的词语用在赵括身上,其实不太合适,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故事还可以,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把“长平之战”的失败归咎于赵括没才能,实在是对历史的误解。

1、成语演化史

根据现在的考古研究,能证明西汉初期有纸,但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才使纸的发展迅速起来,最终大行于世。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所以说,在赵括生存的战国时代,应该是没有纸张的。

后世对赵括的不断“曲解”,大概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蔺相如劝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通过蔺相如的这段话,从此大家记住赵括这个小子了,原来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才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让秦始皇(长平之战是秦始皇爷爷当家的)那小子得了天下。

每次读到这里都恨的牙根子痒痒的,因为长平之战基本上改变了之后的战国史,如果当时获胜的是赵国,也许统一天下的就是赵王了。

而且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很多暴政,所以很多人都特别“恨”赵括,要是赵括不是个书呆子,我们也不用忍受秦王的“暴政”啊。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但是大家知道,《史记》并不是百分百真实的,有很多事情,都是司马迁根据资料,然后自己“想象出来”的,毕竟当时那个年代,资料也是很有限的,而且就算司马迁如实记载,您觉得咱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版本,没有经过后人修改吗?

所以蔺相如究竟有没有对赵括做过那种评价,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后面的人可不管这些,毕竟都是读《史记》长大的,书里面记载的东西,就算想去考证,也是很难的。

所以后来者,但凡遇到打了败仗,就会引用赵括的事迹。

唐朝胡曾《咏史诗·长平》: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徐梦莘在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赵括论兵,其父奢不能难,而奢谓括必败”。

连赵括的父亲也搬出来了,要是知道赵括必败,还会派赵括上,不过都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把赵括的失败,归咎于他读书少,或者不会读书,但是却从来没有提纸的事情。

“纸上”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说写在纸上的字,但后来逐渐演化,成了理论的代名词,如宋朝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后来这个词逐渐从学术界,流传到军事界,大家发现,赵括和谈兵这两个词早就准备好了,军事界没事的时候就会拿赵括“开涮”,这会有了“纸上”,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呼之欲出了。

到清朝的时候,开始有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把“纸上谈兵”一词的出处定在长平之战,于是有了赵括“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以上就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演化史。

2、为什么说“纸上谈兵”是人们对赵括的“误解”?

简单来说,没有赵括,赵国依然会灭亡,退一万步讲,就算长平之战,赵括暂时抵挡住了秦军,日后赵国还是要灭亡,这就是“历史必然性”!

秦国的强大,不在于军事,而在于国力。

“商鞅变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一场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因为商鞅变法涉及到的改革非常深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经济、军事、农业等各方面都远超其他国家,正是因为秦国国力雄厚,他才有能力“打”其他国家,要不然秦国凭啥嚣张?

秦昭襄王不顾一切发动长平之战,是因为赵国接受韩国上党郡,上党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就开打了,当时赵国的主帅廉颇,估计知道自家的军队不是秦军的对手,所以固守城池,打“持久防御战”!

这次防御战,大概打了2~3年之久。

这个时候,赵国国力弱于秦国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防御战”也是要战斗的,也需要大量的粮草,需要赵国的后勤保障。

但是经过2~3年之久的消耗,赵国“缺粮”了。

《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所以打仗是很费钱的。

《孙子兵法》还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长途征战会导致自家的百姓贫穷,会拖垮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长平距离赵都邯郸不过200里,而距离秦都咸阳在400里以上。

所以秦国的消耗应该更大,事实上的确如此,这2~3年的防御战,对秦国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的后勤保障还是远远大于赵国。

一方面,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其中主产地关中的土地质量被《禹贡》评为“上上”;而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只被《禹贡》评为“中中”。这是赵国农业比之秦国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将农业生产提高到了最高战略位置。但赵国重视商业,不重视农业。

《史记·货殖列传》就说,“齐、赵设智巧,仰机利”。说明当时赵国商业发达,但农业相对滞后的状况。

所以粮食消耗没了,防御战肯定是没办法支持下去了。

所以就算把四十万军队交给廉颇,赵国还是要灭,要是廉颇坚持防御战,那么没有军粮,士兵必定生变,或许士兵会把廉颇抓起来,然后投降秦军。

防御战是没办法坚持了,所以赵国派出使者求和,但是秦国拒绝了求和。

秦国之所以没有和赵国决战,其实就是消耗赵国的国力,好不容易等你消耗空了,怎么可能会接受求和。

不能防御,也不能求和,那就撤军吧,撤回太行山还能“打游击”!

这个方法也不太现实,首先,两军对垒,而且是大军对垒,你从人家“眼皮子”低下撤军,有点自欺欺人。

还容易军心涣散,就算能撤回来一部分,肯定是非常狼狈,损失也不小。

而只要你撤军,秦军就会挥师北上,占据战略要地,把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全部占领,这样赵国的地盘就会缩到太行山以东的地带,靠着邯郸平原那一带地方,赵国可能会“苟活”几年,但是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

这和战败没啥区别,所以赵国也不能接受撤军!

上图是长平之战决战图

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主动出击。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克劳维塞茨《战争论》

要是出其不意,赵国还有希望,“富贵险中求”,否则赵国肯定灭亡。

而赵括在这个时候,接受了主动出击的任务,先别说人家有没有才能,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啊,因为这种主动出击,和“敢死队”是一个类型的。

不知道廉颇为啥没有接受这次任务,可能是怕损了一代名将的尊严,从后世高度赞美廉颇,过度贬低赵括,不难看出,“姜还是老的辣”!

而赵括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人家是名将之后,从小就是学兵法的,而且战争策略,也不是赵括一个人制定的,肯定是得到了赵王的同意,所以这是当时赵国一起研究的战术,只不过交给赵括来指挥!

赵括也并非无能之辈,白起为了包围赵括,用5万士兵做诱饵,这5万士兵,全部被赵括歼灭,但是人家秦国还是国力太强了。

牺牲5万人没啥,我用更多的军队把你包围,就和围棋一样,你赢了局部战役,但是却输掉了整盘棋。

赵括最后弹尽粮绝,战死沙场,虽然失败,但是也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白起战后也高度评价赵括:“此子不除,必成我秦国大患”。

可见,赵括虽败犹荣,而且还是很有胆识和谋略的人,但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历史必然性”,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可见,长平之败,并非赵括无能,也并非人家“纸上谈兵”!

总结:

“长平之战”归根结底是“国力之战”,赵国国力不如秦军,失败是必然的,不是个人英雄能改变战局的。

不但赵括不能,白起也不能,要是长平之战把这两人换过来,白起也一样会失败。

不但战国的战争是这样,后世的许多战争,基本上也都是“国力之战”,虽然有极少数“英雄”凭借个人能力,改变了战局,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历史必然性”!

三国时候,诸葛亮那么厉害,为啥蜀国最后还是被灭了。

因为蜀国人口少,经济不发达,国力比不上魏国,所以诸葛亮救不了蜀国,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