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网络资讯 > 网络资讯

今年的双十一你薅到羊毛了吗?

摘要第一波双十一结束后,在11月10日晚,“双11”又开始了第二波,这个节点,似乎又到了商家与消费者的博弈时刻,但今年的双十一,似

第一波双十一结束后,在11月10日晚,“双11”又开始了第二波,这个节点,似乎又到了商家与消费者的博弈时刻,但今年的双十一,似乎在疫情不断地冲击下,以及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对套路越来越熟悉的情况下,相较以前,有些平淡。

最初,“双11”纯粹而简单,消费者要优惠,商家要销售额,连带着平台竞争的高举高打,纵然只有“5折”这一条,吸引力足够。

后来,“双11”花样多起来,预售、秒杀、叠加券、直播……有的人喜欢,有的人看不懂,但并未妨碍销售额一次比一次惊人。在屡屡创造历史的数据背后,也有人怀疑,“双11”还有没有办下去的必要?这样一条促销的赛道,是否过于拥挤?

毕竟,铺路的天猫,上路的京东、苏宁、当当、国美等等,也在打造自己的专属舞台。在“双11”之外,还出现了京东“6·18”、苏宁“8·18”,甚至阿里自己也试图打造“双12”这样的二度狂欢。

近些年,随着时间战线越拉越长,统计口径大相径庭,阿里、京东都弱化了对“双11”销售额的推崇,这有增长曲线的考量——没有永远突飞猛进的数据,更有销售额之外充实“双11”的打算。

只有销售额的“双11”是单薄的,也不足以让它撑住14年。

往最简单了说,“双11”通常是每个电商企业的流量和数据峰值,考验着服务器考验着程序员,也考验着仓储物流、客服售后。一连串的技术和能力的迎难而上,大如淘宝天猫,日常也是“求而不得”,又不能不心怀敬畏。通过人造购物节,实现人造业务峰值,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良性对垒中,抢购的那一刹那,网页可能宕机,但有准备之仗总比意外好太多。

再上一个层次,“双11”带给中国互联网、商品零售甚至整个社会消费的意义无疑是全方位的,技术趋势的变迁、产业结构的腾挪,以及民众生活习惯、消费结构都因它不断变化。

比如这两年如火如荼的直播带货,已然成为“双11”最亮眼的部分。在社交互动+促销优惠+主播魅力的多重加持下,直播带货唤醒了电商又一轮成长力,也夹杂了主播偷税漏税、质量参差夸大其词、口惠而实不至等灰色印记。

面对更多赛道的并进,双十一些许有些黯然失色,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但前路漫漫,诸多因素影响,消费者们还是希望能有真正薅到羊毛的快乐,而不是与套路进行博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楠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