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的一生是什么样?
杨镐的一生是什么样?
杨镐,商丘(今属河南)人。神宗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历任南昌、蠡县知县及御史之职。因事故受到处分调任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分守辽海道,曾派兵袭击蒙古炒花部的驻地而取得战功,并率军民垦荒一百三十余顷,每年积粮一万八千多石。
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天,他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策划处理增援朝鲜的有关军务。十二月,杨镐和总督、提督等将官商讨进兵方略,决定分三路一起向蔚山(今属山西)进攻。游击将军陈寅身先士卒,英勇奋战,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第三座营寨即将攻破之时,因为杨镐的好友李如梅还没赶到,杨镐不想让陈寅独占头功,就立刻鸣金收兵,敌军也闭城坚守,等待援兵。待到明军四面包围再攻时,由于土地泥泞,地势险恶,连战十昼夜,都无法攻破。这时正是冬季,风雪凛冽,冻裂肌肤,官兵们丧失斗志,而守城的日军却日夜发炮,并且炮弹是用毒药煮过的,一旦中弹,就无法救活。日军了解到明军斗志懈怠,便假意乞降,以缓和明军的进攻。等到第二年正月,日军援兵赶到,杨镐很是恐惧,自己首先狼狈逃走,各路军队也相继溃退,损失惨重。这次战役经过长年谋划,竭尽国内全部力量,会合朝鲜全国人力,结果一败涂地,朝廷上下都嗟叹愤恨。杨镐却虚报胜利,不提士兵死亡近三万的事实,只说战死一百多人,并出示内阁大臣张位、沈一贯的亲笔信以及起草好而未正式颁发的圣旨,得意洋洋地夸耀征战功劳。而担任谋划军中事务的主事丁应泰上疏详尽地讲述了杨镐失败的情形,罗列罪状数十条。神宗震怒,要施刑罚,但在几位大臣的庇护之下,仅仅罢免官职。不久,朝鲜战事结束,有关部门评定杨镐的功劳,神宗才允许复用。
万历三十八年(1610),杨镐担任辽东巡抚。当时辽东多事,他大力推荐李如梅,请求再次用为大将,结果受到给事中麻倍、御史杨州鹤的弹劾,便上疏申辩,并乞求退休。神宗对此没有理睬,后来就主动离职。
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攻破抚顺(今辽宁抚顺),张承荫和副总兵颇廷相等都战死,朝廷大震,认为杨镐熟悉辽东情形,就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上任后,他申明纪律,招募四方勇士,大举进攻。神宗赐给他尚方宝剑,可以斩杀总兵以下将官。杨镐就斩杀了在战斗中逃跑的将领陈大道、高炫等人。这年冬天,四方援军大批集结,号称有四十七万人。
第二年正月,明军分四路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属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进攻,杨镐任总指挥,坐镇沈阳,原定二月十一日誓师,二十日出塞,三月二日在二道关会合。这时恰逢天下大雪,行军不便,发兵的日期和进军的情况也被泄露,有人提议不可轻易出动。杨镐将尚方宝剑悬于军门,发怒道:“国家养士,正是为了今日,如果有人临阵阻扰,只有军法从事!”从此再没人敢提出异议。三月初一,山海关总兵杜松率西路军出抚顺,第二天到达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由于他莽撞轻敌,急功近利,结果全军覆没。马林无将才,胆小怯弱,听说杜松战败,就结营自保,在后金军的攻击下,这一路人马也大败了。杨镐听到战败的消息后非常震惊,紧急发令阻止李如柏、刘蜓两路人马的行动。李如柏没有前进,而刘蜓深入敌后三百里,后金军没有实力攻击他,就巧设计谋,打着杜松的旗帜,穿着明军的衣甲,诱骗刘蜓进入营中,结果军中大乱,刘蜓也战死了。杨镐指挥的各路大军损失惨重,只有李如柏的一路人马保全下来。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神宗震惊,谏官纷纷上奏弹劾,杨镐被捕入狱,定为死罪。崇祯二年(1629),执行了死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